2024年03月20日 

第06版:城事·市井

上华:

“老娘舅”今年七十三 化解纠纷众人夸

记者 鲍 莉 通讯员 杜学贵

导报讯 走进兰溪市上华街道司法所的“龚汝芳调解工作室”,墙上挂满了一面面锦旗,这些都是对工作室负责人龚汝芳的赞誉。自2012年退休后,龚汝芳便投身于基层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凭借其公正、耐心和专业的态度,解决了无数家庭和邻里间的矛盾。

前段时间,在走访过程中,他得知皂洞口村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长期独居,其子女就如何赡养老母亲的问题经常起纷争,于是,他主动上门调解。

“在你们成长的年代,父母要养大一群孩子多么不容易!现在老人90多岁了……更重要的是,你们现在的不孝行为以后也会被自己的子女看样学样!”在调解现场,龚汝芳义正词严的一席话让几个争吵不休的子女顿时哑口无言。

在详细咨询了各方意见后,龚汝芳精心设计了调解方案:将老人目前每个月的养老金作为医疗储备金不再动用,根据农村风俗,老人平时的赡养费用由两个儿子平摊,但住院期间女儿们也有义务轮流照料。一起赡养纠纷得以顺利解决,各方都表示心服口服。

“村里干群关系不协调,哪家有了家庭矛盾,都得过去看看。”龚汝芳说,他们共同承担着辖区22个行政村(社区)近15000户居民的矛盾化解工作。

龚汝芳说,自己已经习惯了倾听老百姓诉求。前几年处理的一件居民不和事件令他印象很深。马公滩社区的周阿姨投诉自己家楼上五楼居民家的自来水管破裂,水从五楼一直渗到二楼,家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给家人生活带来很大麻烦。“刚开始去还能找到人,后来去多了就不愿见,但还是硬着头皮去。”就这样,龚汝芳自当年11月份开始到第二年4月份,前后六个月时间不知道跑了多少次,最后终于使他们达成和解,愿意共同出资进行修复。

不仅如此,每调解一起纠纷,龚汝芳都会记录下来。记者看到,在其桌上放着一大叠厚厚的矛盾纠纷调解登记薄,上面每一页都按照调解时间、调解缘由和调解结果记录了下来。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日常工作,龚汝芳还协同街道制定了《村、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用条文的形式把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规范起来。

“如果是邻里之间的小事,我自己就可以解决,但是辖区内重大疑难纠纷,就要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汇报。特别是群体性的纠纷发展情况,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大和恶化。”龚汝芳说。

据统计,上华街道司法所组建了调解工作室以来,龚汝芳和同事共调解各类纠纷1700余起,成为当地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矛盾纠纷化解的“疏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