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点燃“文化魂”
游埠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文旅新亮点
记者 林剑超 胡志伟 蒋宇欣
导报讯 走进兰溪市游埠古镇老街,一块块门板,一条条板凳,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早茶,以及摩肩接踵的人流,聚拢了古镇的人间烟火气,让人感受到特有的商埠古韵气息。
游埠古镇的兴起,离不开当地对钱塘江流域古码头商埠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作为“钱塘江上游第一埠”,游埠的地理位置优越。古时,为等待往来商船,人们天不亮就云集到游埠各个埠头边的茶馆里喝茶聊天。如今,在游埠,不仅喝早茶的传统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还成就了“江南第一早茶街”的美名。
依托“早茶”,有着千年历史的游埠老街成了“网红街”。短短500米的街上,集聚着40家早茶馆,每天有上千名游客慕名前来吃点心、品早茶。
“我们专程从河北赶来,真是大开眼界。在灯光的烘托下,老建筑也更有味道了。这里除了有舞龙舞狮表演,还有许多特色小店,人气很旺,很有烟火味,值得一游!”游客张阿姨乐呵呵地说。
夏武春和宋素红夫妇在老街上开了一家茶馆。每天凌晨三时,夫妻俩就要起床和面、做馅、煮豆浆、包饺子。借着第一道晨光和喧闹声,店里也迎来第一批客人,一直忙碌到下午三四时才得以“日落而息”。“我们店还是以传统鸡子馃、肉饼、炒粉干为主。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用三箱多鸡蛋。”夏武春说,他在游埠老街上经营茶馆已有25年。
“烟火气”点燃了“文化魂”。从2019年起,游埠就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IP。歌曲《游埠早茶》、游埠文创雪糕、古镇冰箱贴、折扇、搪瓷杯等与早茶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也相继诞生。
早茶文化的出圈,带动了周边相关旅游业态,玻璃宫书局、怀旧电影艺术馆、咖啡吧、读书吧、酒吧、民宿等争相涌入,让原先的老弄堂、老房子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从早茶街到文化街,古镇保护和利用如何做到两者兼顾?为此,兰溪组建了由市领导牵头负责,多部门协同的游埠古镇发展管委会,先后出台了《房屋修缮管理办法》《古镇业态准入引导章程》等,从古镇风貌保持,商埠文化、早茶文化特色传承等方面进行系统规范。
如今,靠着一碗“早茶”,游埠古镇已成功出圈,年游客接待量达到了101万人次,2023年还成功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2022年省5A级景区镇认定名单。“接下去,我们将深入挖掘千年商埠文化、游埠早茶等特色资源,通过建设早茶博物馆、设计相关文创产品等,实现从‘网红’向‘长红’转型。”游埠镇人大主席、游埠古镇发展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潘旭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