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服务团进村 科技特派员下乡
兰溪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潘佳薇
导报讯 初夏的夜晚,蛙声一片。日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教授郑荣泉带领的“博士服务团”来到兰溪市女埠街道汇潭村,推广蔗蛙绿色生态种养技术,将黑斑蛙的饲养与糖料蔗的种植相结合,建立结构与功能合理的新型蔗蛙共生系统。
兰溪有甘蔗种植面积近万亩,其中,女埠街道汇潭、午塘、焦石、民主4个村是主产区,种植面积7000多亩。列入金华市农业重点科技项目的“蔗蛙生态种养”,将充分利用汇潭村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创新发展新型种养模式,打造富有兰溪特色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有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品种和新技术带来了新希望。同样,因“智囊团”的到来收获颇丰的,还有杨梅产业。
早在杨梅上市前,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梁森苗就多次到马涧杨梅重点示范基地,指导灯光干预等加温技术,现场帮助梅农进行杨梅疏果,使杨梅单颗克重及可溶性固形物达到相应指标。为了保证杨梅的品质,梁森苗还对日夜温差、日照时间、水分等控制技术进行讲解。
“有了省级科技特派员的大力支持,病虫害的控制、果子的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对往年来说,今年杨梅的结果率、产量、品质可能是最好的,也是最早上市的。”当地梅农表示。
据悉,科技特派员团队在兰溪相继开展杨梅健康栽培技术、双膜设施栽培技术、杨梅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山地机械化操作、土壤改良技术、废弃枝条资源化利用等示范试验。目前,示范基地面积600余亩,通过以点带面进行示范带动,辐射推广至兰溪主要果品产区。
近年来,兰溪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常态化开展“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员下乡送科技”等活动,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团队的专业技术领域,深入服务乡、村、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对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共富增收、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