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第01版:头版

兰溪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党建“微”动力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瞧瞧咱小区,志愿者积极参与服务,效率高还贴心。以前那些乱糟糟的装修垃圾早就不见了,环境整洁得让人心情舒畅。”近日,兰溪市兰江街道横山社区居民杨大妈在散步时,满脸笑意地对邻居说道。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居民的心声,也彰显了社区在治理与服务上的显著成效。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兰溪找准“小切口”,优化组织体系,培育干部队伍,强化民生保障,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效,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双重推进,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深化和创新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兰溪牢固树立全面统筹、开放融合的理念,积极构建“一方主导,多元参与”的治理载体,注重打破领域、行业、级别观念壁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各领域各行业多元参与的积极性,由社区“大党委”主导,充分整合辖区内单位、社会组织及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同研究解决居民区内部问题。同时,通过挖掘资源、调动资源、匹配资源,由“等着难题找上门”变为“主动下沉解难题”,实现在区域共建上同向发力,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

云山街道枣树社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辖区内老年居民占比较大,基础设施较为陈旧,管道堵塞、占道堆积、私搭乱建等行为是社区治理的难点和堵点。该社区设立网格党支部12个、微网格党小组68个,成立了3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户、具体到人。

与此同时,该社区利用凉亭、文体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党群联络点,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议事厅,在小区、街巷推广居民议事会和商户自治协会,推进“小区+街巷”居民自治,实现行政类问题政府解决、自治类问题协商解决,有效消除管理盲点。

兰溪立足社区特色,深化区域党建联建,不断强基础、树品牌,推动实现“一社一品”多元化品牌发展,打造以工业文化为主题的“枣树下·幸福里”未来社区、以善治共治为主题的“青合力·幸福松”未来社区、以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厚德立仁 静美云山”未来社区等社区品牌,将便捷、共享的党群阵地“聚”在居民身边,把温暖、贴心的社区红色服务“送”到居民心中。

公共服务效能的提升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关键。兰溪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难点,整合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专业服务企业等资源,因地制宜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开设老年食堂、升级托幼服务等,常态化举办党员教育、文体娱乐、扶贫帮困等活动,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接地气、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