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如何帮孩子快速收心?
听听老师支招应对“开学综合征”
见习记者 吴金泓 记者 陈志恒
导报讯 暑假接近尾声,新学期即将开始。重回校园生活,一些孩子会经历心理的转变,出现“开学综合征”,如何能够快速“找回状态”,开启快乐新学期?昨天,记者采访了兰溪市曙光学校副校长章俊、兰江小学老师童姣仙,他们提出了不少建议,供家长参考。
“收心先收身。假期的轻松状态让许多同学养成了晚睡的习惯,这对于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显然是不利的。开学前几天,家长要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时间,让他们早睡早起,按时吃一日三餐,进行一定的体育运动,加强锻炼,尽量不参加耗时耗力的娱乐活动。”童姣仙说。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近五年来,我国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保持在90%左右,近三成青少年每日触网。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成为孩子收心的一个重要环节。“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童姣仙建议,家长可以循序渐进,与孩子协商使用手机时长,引导孩子逐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童姣仙说,老师在暑假前会布置一定的暑假作业。开学前,家长应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如果还有未完成的部分,要做好监督引导,让孩子把握好时间,及时完成作业,而不是在开学前一天通宵达旦地补作业。这既损害孩子的身体,也不利于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设定新学期目标,帮助孩子培养目标意识,更快适应学习生活。”在章俊看来,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时,除了学业,还可以综合考虑体育、艺术等领域,助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积极的心态是面对新学期的关键所在。章俊表示,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接纳他们的负面情绪。当注意到孩子情绪低落、乱发脾气时,可以与他们多交流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告诉孩子开学后就能见到同学和老师,能学习到很多有趣的知识,是一件十分开心和有意义的事。在交流互动中鼓励孩子讲出想法或顾虑,并加以引导消除,让孩子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总之,收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过程。学生需要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节奏,而家长则应以支持和理解为主,帮助学生顺利渡过这一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