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学戏,11岁获省级金奖
姜乐瑶:唱响人生之戏
记者 沈冰珂
导报讯 近日,省“梨园新苗——戏曲培星计划”系列活动在兰溪举办。前两天,作为活动之一的戏曲竞演在市文化馆精彩上演,来自全省各地的百余名小戏迷登台献艺。今年13岁的兰溪小戏迷姜乐瑶凭借戏曲《僧尼会》选段,取得了A组最高分。
日前,记者在市文化馆见到了姜乐瑶。扎着马尾,一身蓝裙的她,正在练习戏曲《姐妹易嫁》选段,唱腔优美,吐字清晰,眉宇间将妹妹代姐姐出嫁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姜乐瑶对戏曲的喜爱,离不开父亲的熏陶。她告诉记者,父亲是个资深戏迷,在家时总爱听戏,也经常带着她出门赶戏场。“我从小就跟着爸爸去听戏,有时候在剧院,有时候去村里。”姜乐瑶说,小时候不懂戏,只是看到台上的戏曲演员穿着戏服,戴着盔头,感觉很漂亮。后来,她也逐渐喜欢上了戏曲。
自7岁起,姜乐瑶就开始正式学习婺剧。“一开始觉得唱腔、基本功这些都很难,虽然从小当作兴趣爱好来学,但正式学了以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大的差距。”姜乐瑶说。为了弥补不足,她每天都抽出时间学戏。暑假里,上午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下午回家练。在天赋和努力之下,姜乐瑶参加了2022年和2023年的浙江少儿戏曲大赛,分别获得了金奖和银奖的好成绩。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姜乐瑶的父亲告诉记者,姜乐瑶对戏曲有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她能付出很多。“有次在家练压腿,居然睡着了还在压。”他说。
这一次,姜乐瑶在戏曲现场竞演中,演绎的是一位小尼姑,属于花旦。姜乐瑶说,《僧尼会》选段讲述了僧尼双方,由有意到爱慕,由羞于表露到大胆表白,由敢于冲破世俗之见到终于结成姻缘的故事,表达了尼姑在见到小师父时心生爱慕,但又怕对方无心于她,内心纠结的情感。“我一开始不懂小尼姑的感情,唱起来就干巴巴的,不鲜活。后来老师一点点教我,慢慢地我就懂了,然后再用唱腔和动作去表达小尼姑的情感,练习了很多遍。”
在“梨园新苗”的舞台上,姜乐瑶见到了许多地方剧种,像是绍剧、越剧、婺剧、京剧等,令她大开眼界。接下来,她将在更高一级的平台继续深入学习戏曲。今后,她想成为一名戏曲从业者,把戏曲文化传承好、发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