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 心梗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学会识别症状,早发现早就医
记者 蒋宇欣 见习记者 丁弋轩
近期,随着冷空气的来临,天气早晚温差加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急性心梗,作为心血管疾病中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在冬季提高对其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冬季人体的免疫力相对脆弱,患有慢性基础病的中老年人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后,会导致血管收缩、身体耗氧量增加,如果体内供氧和耗氧的平衡被打破,血管的供氧能力不足,便可能诱发心梗。此外,呼吸道感染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发展为肺炎,同样可导致心梗发生。所以,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冬季心梗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诱发心梗的原因在临床上主要有环境、饮食、心理、基础疾病4种。环境主要是指气温骤降,在寒冷刺激下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导致斑块破裂,引起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梗;习惯摄入高盐、高脂、高糖食物,以及抽烟喝酒、肥胖的人群,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易造成冠状动脉硬化、狭窄,诱发心梗;精神长期处于高压下、情绪过于激动、过度疲劳等心理变化,也有可能诱发心梗;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均会导致心梗发生几率大大提高。
“过去认为,心梗常见于年龄较大者,而现在的接诊情况表明,心梗已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我们医院接诊的最年轻心梗患者年仅28岁。”市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心内科主任吴军表示,最近一个月,该医院接诊的急性心梗患者数量较气温下降前有所上升。尽管急性心梗的发生与年龄有关,但吸烟、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及天气变化等因素也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患者常有濒死的感觉。而在心梗发作的早期,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等心衰症状,一旦发现此类症状,应当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吴军说,除了日常防范措施比如戒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外,还要注意避免寒冷气温对身体的刺激影响,即注意保暖,包括保证室内温暖,高危人群在降温、雨雪、大风等天气应尽量避免室外活动,多喝热水,在室内要有一定运动量,避免大吃大喝。
吴军提醒,若遇到身边的人突然出现心梗症状,应当及时拨打120,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胸痛中心进行救治。如果距离医院较远,等待期间可以服用速效救心丸等扩张血管的药物进行临时缓解。但需注意,这些药物仅能作为临时应急措施,不能替代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