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兰溪”交出亮眼“成绩单”
兰溪超额完成教育民生实事年度任务
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我在兰溪工作,但户口在台州。孩子跟着我来到兰溪,入学报名的时候和其他学生一样方便。”近日,来兰溪务工的汪女士告诉记者,兰溪实施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为他们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
这是兰溪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缩影。今年省教育系统民生实事发布以来,兰溪教育系统积极响应、全力落实。其中,保障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实施中小学校“示范食堂”建设行动两方面成色彰显,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我们学校现有学生708人,外来学生数占比高达90%以上,所包含的少数民族数达18个,大多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登胜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诸葛雪良介绍说,登胜中心小学是兰溪经济开发区务工子女配套学校,本着“应收尽收”原则,真正实现“零门槛”入学,为随迁子女入学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他们能在兰溪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考虑到学生的多民族情况,学校还通过“和融”校园文化,设立“少数民族陈列馆”“民族小舞台”“民族文化长廊”等,让随迁子女在兰溪也能感受家乡文化。
此外,行知中学还定期组织老师对随迁子女的孩子进行教学、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增强随迁子女的归属感。
“入学后,我们会第一时间针对随迁子女父母家长安排培训和家访,加深随迁子女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开展多样化课外活动,每周三定期组织社团活动,帮助随迁子女更快、更好地融入本地学校生活。”行知中学副校长徐国民说。
实现持有居住证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就读公办学校达90%以上,是今年我省十大教育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兰溪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细则》《常住人口教育均衡工程》等政策,扎实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一方面我们主动对接企业,全面摸排企业员工子女的就学需求,按照‘应排尽排、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随迁子女入学。另一方面我们针对随迁子女存在迁移学籍困难的情况,开辟了绿色通道,让学校按照‘先接收先入学’的原则,帮助随迁子女快速入学。截至目前,兰溪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入学就读公办学校达100%。”市教育局教育科科长肖栩说。
与此同时,在实施中小学校“示范食堂”建设行动项目上,市教育局财务基建科科长陈庆芳表示,今年以来,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局,确定了兰溪一中、兰荫中学等15家学校,提升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同时,今年也是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年,今年暑期兰溪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改造兰溪48所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堂,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提升校园餐饮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兰溪超额完成实施12家中小学校“示范食堂”建设的任务,完成15家中小学校“示范食堂”建设。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兰溪将继续围绕“学有优教”要求,在教育高水平普及、基础教育率先均衡优质、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发展、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学在兰溪”建设,奋力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实现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