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飘香年味浓
进入腊月,年味儿就开始悄悄冒出来了。
周末去菜市场买菜,肉铺摊前排起了长队,走近一看,才发现人们早已开始忙着备年货、灌香肠了。一串串红白相间的香肠散发着诱人的味道,高高挂在摊位前,一下就勾起了儿时的回忆。昔日老家杀年猪、灌香肠的场景,和着浓浓的乡愁,又浮现在了眼前。
小时候,年前最高兴的事就是跟父亲去镇上杀年猪。新杀回来的猪肉,给亲戚们分一分,再腌起来一部分,剩下的就用来灌香肠。那时候,我很喜欢围在一旁看着父亲灌香肠,一块猪肉在他充满“魔力”的大手下,变成一串串冒着香气的香肠,感觉神奇极了。
灌香肠的过程看着简单,但其实是门技术活。灌香肠选肉很有讲究,父亲会把挑选好的后腿肉切成均匀的细条状,放入盆中备用。记得有一年,我非吵着要帮忙切肉,结果不小心切到了手指,几滴血滴到了肉里,疼得哇哇大哭,父亲安慰道:“今年灌的香肠肯定好吃,让你多吃点。”我这才停止了哭泣。调料配比是做好香肠的灵魂,父亲把白酒、盐、五香粉、葱油、姜汁等调料按比例倒入切好的肉中搅拌均匀,腌制一会儿,充分入味后,就可以正式灌装了。如果喜欢吃辣味的,还可以多放一些辣椒面。父亲很有生活智慧,他拿来一个细口旧塑料瓶,切掉瓶身,自制的灌肠器就好了。将瓶口套在洗净的肠衣上,把腌好的肉缓缓灌进去,用细棉线打节成一段段,在肠衣上扎一些小孔透气,一条条肉质饱满的香肠就做好了。
冬日的小山村,寒风凛冽,趁着天气好,把灌好的香肠一圈圈挂在通风的屋檐下,或是院中的树枝、晾衣绳上进行风干,几天后香肠就皱纹横生,变硬了一点。红中透亮的香肠,色泽油润,散发着香味,成为家家户户一道独特的风景。
除夕夜,全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当香肠被蒸煮、煎炒,端上桌来的那一刻,香味弥漫,幸福也慢慢升腾。自家灌的香肠不发散、有嚼劲,醇厚浓郁,越吃越香,是过年期间餐桌上最经典的美味。母亲最喜欢做的一道菜便是青椒炒香肠,香肠切片炒至微焦,再加入青椒翻炒,红与绿的色彩搭配,肉香与辣味的巧妙融合,色香味俱全,成为春节记忆里难以忘怀的佳肴。
后来到了城市生活,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时间也少了,很难吃到纯正的灌香肠了。父亲年纪越来越大,没有精力亲自灌香肠了,感觉年味儿都变淡了。过年回老家时,我依旧会从超市买回各种香肠礼盒,可再也吃不出儿时自家灌香肠的味道了。
思绪拉回现在,看着排队灌香肠的人们,我默默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爸,我想吃灌香肠了,今年咱们再灌一次吧,尝一尝以前的味道!”
“好,爸给你做!”一句肯定的回答,心里无比踏实和温暖。
于我而言,一根小小的灌香肠,满足的不仅是口腹之欲,它更是乡愁的承载物,包裹着浓浓的亲情和家的温暖,有了这种味道,年味才更浓,新年才更完整。
张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