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多党合作高地
兰溪深化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记者 成 超 通讯员 陈楚旸
导报讯 “作为特约监督员,我们不仅是旁观者,更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日前,在兰溪市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聘任仪式上,无党派人士、“心舞”工作室负责人胡芳说,多年来,她热心关切社会民生和法治建设,积极参与了国家抗癌药政策、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管理办法、居家养老条例等普及推广工作,能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很有成就感。
近年来,兰溪坚持把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发挥作用、激发组织活力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和履职水平,在深化多党合作实践中彰显了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这种情景再现的方式,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民盟,也走近了张澜这位‘布衣省长’。”在民盟兰溪市委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新盟员邵辉如看完由民盟盟员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一件长衫》后如是说。据悉,该情景剧以民盟先贤张澜先生参加开国大典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戏曲小品的生动演绎,带领150多名盟员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民主党派先贤朴素而高尚的品格。
为提升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兰溪创新“三学三比”机制,将传统课堂升级为“沉浸式教育剧场”,灵活用好“同心大讲堂”“榜样的力量”等资源平台,开展主题教育、“主委讲历史、骨干谈履职、青年说体会”等活动70余场。通过浸润式教育,引导各民主党派成员学理论、学传统、学典型,在比履职、比担当、比作风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聚焦参政履职,兰溪以特色载体支持作用发挥,积极推动特约监督员、特邀检察官聘任工作,支持各民主党派对口联系15个政府部门,支持有关部门聘请党外特约人员62人,并针对民主监督提出了“选题突出特色优势、调研突出协同配合、成果突出专业水平”三个“突出”标准,致力于将特约监督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参政议政报告与政党协商议题,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民主监督工作实效。同时,兰溪持续深化“一党派一品牌”建设,聚焦精准服务、整合党派资源,打造了“美美+家”“卫爱前进”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活动品牌,并高质量承办民盟中央第二届乡村振兴发展座谈会,充分彰显了兰溪在党派品牌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
持续激发民主党派组织活力,兰溪创新建立民主党派成员 “三考三入” 发展机制(“三考”即动机考察、能力考核、综合考评,“三入”即谈话入党、结对入家、信仰入心),通过标准化流程严把成员发展质量,并指导各民主党派落实民主生活会、述职和民主评议等制度,创新实施青年骨干“馨兰培育计划”,推动成立民主党派青年流动支部、青年工作委员会,建立起“1+6+N”培育模式,即建立一支导师队伍,开展入党仪式、专题培训、初心之旅等6项专项活动,以及N个其他活动。在青年骨干“馨兰培育计划”中,“90后”海归成员潘佳婧主导的“乡村造梦计划”项目,帮助游埠镇农产品销售额增长300%,展现了青年党派成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效能。
下一步,兰溪将以支持各民主党派强化自身建设、更好作用发挥为工作主线,持续增强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全面推动多党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