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0日 

第08版:健康兰溪

初春时节警惕脑卒中

  记者 姜一峰 通讯员 赵志铨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临床常见偏瘫、失语等表现。医生提醒,初春时节,市民朋友要警惕脑卒中。

  据兰溪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赵建玲介绍,“中风”并非千篇一律,主要分类是根据脑血管阻塞或血管破裂出血,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包括有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而缺血性脑卒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

  赵建玲说,日常生活中,针对可能诱发脑卒中的因素做一些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避免脑卒中的发生。首先,控制好精神因素。生气、愤怒、激动、焦虑等情绪波动都是常见的脑卒中诱因。在生活中,学会自我控制,善于调节不良情绪,保持乐观情绪。其次,生活不规律也是脑卒中的促发因素,要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常,体力活动量力而行。第三,用力过猛可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腹腔压力增高,甚至脑血管破裂,平时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屏气、搬重物,尤其是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此外,起床、转头时不宜过快过猛,洗热水澡时间不宜过长。

  赵建玲提醒,脑血管病的病因非常复杂,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就被称为“危险因素”。控制住了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就会减少发病的可能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为了更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可以把这些危险因素分为可改变与不可改变两类。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更重要的是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肥胖、颈动脉狭窄等,而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