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出土的古代兵器漫谈
唐咸亨五年(674年)兰溪建县,距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兰溪建县前的历史也源远流长,在夏商周时期,兰溪之境属越国;战国时越国被楚国所灭,属楚国;秦郡天下,又隶属会稽郡乌伤县;西汉时仍属乌伤县,后汉初平二年(191年),分乌伤县南部地域置长山县,属长山县……
兰溪历史上第一部县志——明《正德兰溪县志》记载:“隋改东阳郡为婺州、长山县为金华县,此地(指兰溪县之境)为金华县西部三河戍。唐咸亨五年八月,始即其戍兵之地而置兰溪县,以隶于婺州”。“三河戍”三字,显示兰溪建县前境内就有驻军,但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驻军呢?这问题早就难以确证,因而章懋在主编《正德兰溪县志》时,干脆记载为:“三河置戍,不知始于何时。”
兰溪在很早以前就是战略要地,那么在兰溪境内有没有出土过古代兵器呢?答案是:当然有啊。早在九百年前就发现过两件!一件是铜弩机,一件是铜戈,被当时的金石学家视若珍宝,并绘制图片、加以注说,载入当时刊印的《考古图》中,为“兰溪籍古兵器”留下了珍贵的文献依据。
《考古图》是现存最早的金石学古器物图录,成书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为当时太学博士吕大临编修。书共十册,书中有原图220多幅,所绘之图,一丝不苟。书中将每一器物出土之地、收藏之家及器之大小、尺寸详加注说,体例谨严,有疑则阙。《考古图》历经近千年的流传,产生的版本较多。为写这篇拙作,笔者查阅了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黄氏亦政堂《考古图》校刊本影印件。
“兰溪籍”弩机和戈,收藏者是新平张舜民,字芸叟,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知州、集贤殿修撰等职务,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画家。
在《考古图》卷六中,“兰溪籍”弩机和戈都配有图画和文字注说。绘图各占一页,惟妙惟肖。弩机图的下一页是文字注说:“右得于婺之兰溪,重一斤六两……”
弩机和戈,前者用于远距离攻击,后者用于近身搏击,两者完美组合,均出土于兰溪,从一定程度上讲,为考证很早以前“三河戍”就是一处军事要地提供了间接依据。
人世沧桑,《考古图》上的“兰溪籍古兵器”实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但在兰溪的地表下依然有类似文物存在。1975年5月,在诸葛镇万田村旁的一座小山上出土三件弩机,这三件弩机和《考古图》所绘的的弩机较为相似,经专家鉴定,定名为东汉错金银青铜弩机,其中一件是一级文物。三件弩机现收藏于兰溪市博物馆。
(张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