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冒出成片“红团子”
这是急性荨麻疹惹得祸
记者 徐桢瑾 通讯员 钟 丹
导报讯 近日,一对父母带着3岁的女儿来到兰溪市人民医院就诊,称孩子下乡游玩回家后,身上开始瘙痒,起了大片的“红团子”。经诊断发现,“红团子”的起因是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有瘙痒,其基本病变为皮肤黏膜的毛细血管暂时扩张和渗透性突然增加。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急性荨麻疹呢?首先,急性荨麻疹是突然发生的,随着瘙痒和抓挠,会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红色或苍白色的风疹块。同时,部分会出现眼睑水肿或局部身体水肿等症状。其次,皮疹发生部位不定,有的为环状,有的互相融合成大片,约10分钟到几小时内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迹。此外,多数患儿除皮肤瘙痒外,无其它不适感,少数患儿会出现发烧、头疼、气憋、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表现。
急性荨麻疹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注意饮食,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类,以及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能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增加机体过敏的几率。
其次要注意卫生。家庭防螨很重要,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让孩子接触花粉类物质,避免在树底、草丛等处活动。
此外,还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引起寒冷性荨麻疹。荨麻疹患儿应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免对患处造成刺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作息规律才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家长平时还要注意药物使用,有些药物会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如出现过敏症状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