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3日 

第03版:要闻

二、关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存在偏差”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明确培育现代纺织、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交通装备、医药健康等细分行业,着力引进培育新经济业态。启动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市创建,第一批9家试点企业效益平均提高12.3%,部分试点企业列入浙江省首批智能工厂。光膜小镇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区块,引进欣旺达锂离子电池项目。一新制药迁建等项目推进顺利。

  (二)加快税收收入平稳增长。重视主体培育,2019年新增“小升规”企业84家。稳定优质总部税源,2019年完成总部税收7.33亿元。制定精准征税举措13条,2019年共实现税收收入44.8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入库23.67亿元。开发并启用兰溪市企业综合评价系统,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到11.8万元,同比增长37.5%,增速列金华各县(市、区)第一。有效落实降本减负政策,2019年节约企业税费、用工、生产要素等成本共计12.79亿元。成立兰溪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开展政府转贷、转贷通转贷、融资担保等工作,2019年共涉及金额45.09亿元,受益企业1191家次。

  (三)全力破解产业发展困难问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170台(套),培育“两化”融合重点项目50个,完成“上云”企业2560家。集中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根据分类评价机制严格实施差别化水、电、汽政策。引导企业争当“隐形冠军”,2019年成功申报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2家,培育金华“隐形冠军”企业3家,入库“专精特新”企业180家。2019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增幅创历年之最。甬金股份成功在主板上市,2019年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8家,新增股份制公司15家。高度重视供汽存在的价格偏高、服务不佳、质量差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对2名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四)稳步推进新经济业态培育。针对新经济业态项目准入监管存在问题,市委责令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作出书面检查,对5名责任人作出处理。

  (五)加快政府债务化解工作。严格落实《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若干意见》《兰溪市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实施方案》。加快土地出让,2019年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3.63亿元,同比增长6.3%。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3%,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7.0%。严格项目审批,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核机制,切实做到财政资金量力支出。优化国企架构,合并同质企业,注销僵尸企业,增强国有企业化解债务能力。

  (六)高度重视村级负债情况。开展2019年村级债权债务明细清单统计工作,建立明细台账,拟订《兰溪市村级债务化解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村级负债具体化解方向和举措。严格贯彻执行《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完善村级财务制度,严控新增债务。推行“三资”智慧监管系统,用平台和制度管住村集体的“钱袋子”。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整合提升涉农资金使用效能。通过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光伏发电、异地购买等“消薄十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化解债务能力。

  (七)加强水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原水供水保障力度,实施“内拓外引”三年建设计划,完成上旺水库与芝堰水厂管网联通工程,钱塘垅水厂扩建工程、都市区西部联网供水(金华引水)工程均有序推进。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完成达标提标14.35万人。加快防洪防汛设施建设,钱塘江堤防加固工程(二期)计划于2021年汛前完成主体工程。

  (八)统筹推进交通项目建设。351国道改建段启动政策处理,金建高铁暨兰溪枢纽工程、杭金衢高速拓宽二期开工建设,临金高速兰溪段路面浇筑已基本完成,金兰中线改造全线铺开,兰溪港女埠作业区一期投入使用。2018年以来已完成“四好农村路”实施里程262公里,完成投资3.36亿元。330国道二期水亭支线已开工建设。

  (九)加大社会民生事业投入。2019年共安排民生支出46.22亿元,同比增长10.2%,2020年民生支出预算安排49.76亿元,同比增长7.7%。加大对教育、文化投入力度,2019年市财政共计投入11.57亿元。

  (十)全面加强城乡环境污染防治。市纪委监委向生态环境兰溪分局发出监察建议书,要求强化监管,督促全市6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做好危险废物储存管理工作。加大“库存动态清零”力度。制定《兰溪市固体废物长效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固体废物长效管控责任。持续开展重点废气排放行业整治,加大企业执法监管力度,自巡视整改以来已立案查处企业4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