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第08版:健康兰溪

新冠病毒“换装” 意味着什么

  12月14日,英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通过病毒基因测序发现一种新的新冠病毒变体。当地时间22日,世卫组织发布英国上报的有关变异新冠病毒的相关信息。初步分析表明,该变体更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估计传染性增加40%~70%,传播指数增加0.4,在1.5~1.7之间。截至12月13日,英国共检出1108例感染该变异病毒的病例。英国陷入新冠病毒变异的危险之中,也引发了全球对这一病毒变异的关注。

  “病毒本身一直处于进化的状态,每次复制都有可能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其实就是自然突变,就像写字写成了错字一样。”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国家生物防御和传染病中心终身教授吴云涛说,每个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差异,病毒与体内环境不断斗争,当一些突变有利于生存时,这些突变的病毒就会存活下来。随着时间推移,病毒突变会越来越多,不断积累,同时也与人体不断适应,筛选出有利自身的突变。而病毒的终极目标,则是和人类相适应,虽然可以感染很多人,但对宿主的损伤会越来越小。

  作为RNA病毒,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并不奇怪。实际上,今年2月,欧洲就出现了新冠病毒D614G变体。从发现新冠病毒开始,全世界科学家都在盯着新冠病毒的变化和发展,科学家在不停地取样和分析。吴云涛介绍,目前,新冠病毒每个月有1个~2个突变。从发现原始毒株开始,到现在约有20个突变,新冠病毒的变化相对平稳,属于正常演化。

  有英国媒体报道称,变异后的新冠病毒传播速率提高70%。“在这种情况下,有3个问题是大家急需知道的。”吴云涛说,第一,新变异的毒株是否更容易感染人体。第二,其致病性是否更强、毒力更厉害。第三,已经研发出的疫苗对其是否有效。似乎一些数据显示出新变种的毒株会引起更强的传播力,但仍需更多数据和实验研究来佐证。目前,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表明新变种的毒株致死率更高和对疫苗的有效性会产生影响,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科学家进一步证明。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金冬雁教授认为,病毒在当地的传播速率不仅取决于毒株是否改变,还要考虑综合因素。比如,防疫措施没有落实,人群聚集增加,特别是超级传播的发生等,都是造成传播速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中国将疫情控制得很好,正是因为采取了隔离措施,在发现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之初就切断了传播链,现在感染的人数较少,新冠病毒发生演变的几率就会降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国家生物昉御和传染病中心终身教授吴云涛说。

  吴云涛表示,疫情防控仍然需要疫苗支撑。第一,要继续密切监测新冠病毒的变化,及时采样。第二,应当继续保持设立疫苗研发平台,研发新的疫苗和抗体。“一旦病毒能够逃避疫苗产生的抗体,那么就要像对待流感一样,定期更新新冠疫苗。”

  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