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5日 

第06版:芥子园

致我的爱人

  光阴荏苒,我们从认识到现在已经快30年了。这些年,有快乐也有烦恼,有相爱也有争执,有甜蜜也有苦涩,但一切都挺过来了。我幸运自己找到了一位好妻子,让我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在我们结婚前,八十多岁的奶奶告诉我:“孩子,你就要成家了,记住,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也没有对与错之分,要学会欣赏。”这20多年,我们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鼓励。我用20多年的时间,读出了你的爱恋、你的柔情、你博大的胸襟。

  曾经有人问我,在我的眼里,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我想说;在我的眼里,你都是优点。

  在这20多年里,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2008年从老家来到兰溪。离开了生我们养我们30余年的故土,离开了工作10余年的老家医院,自然是依依不舍。然而,我知道,更令你牵肠挂肚的是,就在我们决定来兰溪的那段日子里,你的父亲查出来慢性肾功能不全。我们当医生的都知道,这种疾病是不可能治愈的,只会越来越重,能做的只能是延缓病情进展。一边是和丈夫一起为了事业的发展,不远千里来到兰溪,一边是父母一日日变老;一边是“好男儿,志在四方”,支持丈夫实现理想,一边是“父母在,不远游”,陪伴父母余生。我看到你内心深处深深的纠结,你的父母也看到了你的纠结,他们说“要向前看,我们要一代更比一代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道德说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让我们最终下定决心奔赴兰溪。

  你是家中长女,兄弟姊妹各有各的工作、事业、家庭。一开始,父亲的病情尚未严重,口服药物就行,你便每次回老家都批发大包药物带回去,往返安徽蒙城、浙江兰溪就是你最大的忙碌。可父亲每次都说“药物太贵,还是少吃点或吃点便宜的”,你便善意地“哄”他“我是医生,可以买到批发价”,让父亲心态平稳地吃药治疗。

  为了延缓父亲病情的进展,我们曾经利用下夜班的时间一天奔波上千公里,遍寻相关专家。可是,父亲的病情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逐渐严重了。从口服药物控制到腹膜透析,再到血透,你主动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把年迈的父母接到了我们家。父亲体弱多病,加上年纪又大,思乡之情难抑。你想尽各种理由和办法,却始终无法阻止他对故土的眷恋。可是,病情却不允许他们回到故土,你和弟弟、弟媳商量,最终把他们夫妻也调到了兰溪。看到父亲的病情一天天平稳,看到他的笑容一天天增多,我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在,就是做子女的最大的幸福。

  在家里,你是贤妻良母、孝顺的女儿,在单位里,你又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你常说:如果说病人是受伤的小草,那么医生则是为他们施肥、除害的园丁;如果说病人是遭遇骇浪的船客,那么医生则是为他们保驾护航的船夫。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还记得十几年前在老家医院的一位病人吗,这位大妈曾经身患重病,在你的精心治疗下恢复健康。后来,你来到兰溪,便和这位病人失去了联系,可是这位病人多次到原来的医院寻找你的联系方式,找到后立刻打电话给你,嘘寒问暖。我看到,你当时激动地热泪盈眶。这是什么?是你对患者的认真、负责,是患者对你的爱和信任,是对你“视病人如亲人”的最好肯定。

  常常有人说,认真负责的工作和温馨幸福的家庭似乎不可兼得。可是,在你这里,工作和生活似乎也被你协调地非常完美。你曾经多次对我说过,你是外科医生,外科医生的手是最需要保护好的,所以,家里的一些杂事,你都不会让我干。在儿子眼中,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尊重孩子、平等相待、换位思考,你把孩子当成知心朋友。你用你的生活态度和实际行动影响着儿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思想上有格局、生活上有情调,知足感恩、心地善良、积极向上、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我读研究生的那几年,是你独自撑起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你有过委屈,但却没有抱怨,有过憔悴,却不失美丽。

  爱是相互包容和谦让,爱是你我。让我们继续相互支持,努力工作,不忘初心,解除病患痛苦;仰望星空,聆听松涛,简单快乐,享受美好生活。

  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