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5日 

第04版:专版

从“菜鸟”蜕变为“小能手”

郑方琳:贴心做好居民网格员

  记者 成 超

  导报讯 这几日,兰江街道滨江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第六网格的网格员郑方琳正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在社区附近张贴文明创建宣传牌。

  出生于1992年的郑方琳,是土生土长的兰溪姑娘,2012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她进入兰江街道兰荫社区工作,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初入社会,经验不足、社会阅历少、沟通能力差是她这个“菜鸟”最初的样子,“刚开始做这个工作时,我遇到不少困难,特别是当邻里间发生矛盾需要我们去调解时,我不但没有化解矛盾,还让社区居民误认为不为他们考虑,帮了倒忙。”郑方琳说,为了让自己快速成长,她就跟在前辈后面,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同时,她购买不少社区工作者的书籍,希望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渐渐地,郑方琳这个“菜鸟”开始蜕变。2018年8月,郑方琳开始担任兰荫社区居委会负责人,2020年10月又调入滨江社区,任滨江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并负责管理社区第六网格鸿城·铂兰湾片的工作。

  据了解,郑方琳负责的第六网格,共有18幢楼房、28条楼道、725户居民。“平时,我就负责了解更新辖区居民基本信息,组织网格内党员和志愿者通过进小区、进楼道、入户宣传等方式,向辖区居民分发创文倡议书,定期巡查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并把握好辖区内的社情民意,及时调解各类邻里矛盾纠纷。”郑方琳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居民与网格员的联系,他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她每天都会在群里发生活小贴士和文明创建信息,居民们有情况也会在群里向她反映。

  通过这种模式,郑方琳与居民一起解决了不少难题。“之前,下龙滩小区24幢的居民经常反映路灯不亮,影响他们晚上出行。”郑方琳说,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她就主动帮助居民向社区打报告,在与供电部门相关负责人多次实地查看之后,在24幢楼附近安装了一盏新路灯,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楼道堆积物的处理一直都是一块“硬骨头”。一些上了年纪的大伯大妈们因为念旧,喜欢将一些平时不用的纸板箱、废旧物品等堆放在楼道内,清理时不积极配合。针对这个问题,郑方琳和同事一起上门耐心地做思想工作,还找了专门收购废旧物品的人员清理楼道堆积物。就这样,在他们的努力下,楼道变得干净整洁,文明创建热潮也在社区蔓延。

  “虽然网格员的工作很繁琐,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们都在实实在在地服务居民,为文明创建贡献自己力量。”郑方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