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子馃——李渔笔下的风味传奇
揉面、拌馅……制作鸡子馃时,师傅用筷子轻巧地在馃上开一小洞,顺着筷子将搅拌好的鸡蛋液缓缓倒入,一滴不漏。油煎片刻,大锅滋滋作响,香气四溢,金黄喷香的鸡子馃便出锅了,吸引着过往的市民。
据《兰溪市非物质遗产大观》记载,鸡子馃源于明末清初。兰溪坊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有一年新春,李渔感染风寒,家人按偏方做了葱白汤,他却因嫌弃葱、蒜、韭菜“秽人齿颊及肠胃”而不肯吃。于是,家人根据他的口味做了蛋馅馃,悄悄填入许多葱花。睡眼惺忪的李渔吃得很香,没察觉馅中有葱末。一觉醒来,风寒尽散。从此,李渔改变了对葱的看法,写下“然亦听作调和”的句子,而鸡子馃也流传了下来。
鸡子馃不仅是兰溪名小吃,也是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形美馅足,现包现煎。制作时,在锅中倒入适量油,将馃放入煎制。随着温度升高,馃皮变得金黄酥脆,而馃内的鸡蛋也慢慢凝固,看准时机将馃翻面,确保两面煎得恰到好处。咬一口,先是馃皮的酥脆,接着是鸡蛋的嫩滑和肉馅的鲜美多汁,葱香、蛋香、肉香交织在一起,口感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在兰溪美食的版图中,鸡子馃是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作为开启美好一天的早餐,还是作为逛街疲惫时补充能量的小吃,鸡子馃都能恰到好处地满足人们的味蕾。